2023年1月1日,云南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全面接管全省在用69个超限运输检测站。接管以来,省交通执法局按照“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任务要求,大兴务实之风、弘扬清廉之风、养成俭朴之风,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全省超限运输治理工作在转型中起步,在探索中前行,在发展中完善,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提供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全面接管运行。超限运输检测站职能划转是全省交通执法改革一项重要内容,是深化交通执法改革、理顺治超管理体制机制的一项重要措施。云南省交通执法局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沟通协调,印发资产清理核对和移交划转通知,开展分析研判,健全完善工作模式,着力打通职能接管“最后一公里”。局属各支队进行实地核实、协调、确认,做好资产清理核对及移交划转;全面接管治超站后,按照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形象建设标准,完成站点更名和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机构标识建设工作。目前,各治超站全面运转工作,局属各级执法机构共检测货运车辆583.1万辆次,检测发现违法超限超载运输车辆7.3万辆,监督卸载2.9万辆,卸载(驳货)吨位11.45万吨,检测治理“百吨王”货车318辆,移交公安交管部门处罚计分3440起。
创新方式方法。为确保接管后超限运输执法工作不脱节、管理不断链、执法不落空,从2022年12月起,云南省交通执法局就安排执法人员到各治超站跟班学习,掌握熟悉治超站工作流程、任务要求、站点管理、系统操作等工作。接管后,印发超限运输检测站管理工作规范,为新形势下治超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局属各级交通执法机构及交通执法人员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负重的精神,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困难,保障治超站正常运转。普洱、丽江、西双版纳等支队抽调机关人员轮流派驻治超站工作,缓解人手不足问题;云县、弥勒、芒市等大队将大队机关整体搬迁到治超站,实行“站队合一”管理,增加一线执法力量。由于工作强度大,条件较为艰苦,接管以来,先后有2名交通执法人员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经抢救无效牺牲,为交通执法事业奉献出年轻生命。
提升执法效能。云南省交通执法局联合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通知》,全面落实“定点+流动+高速公路入口+货运源头+联动管理和失信惩戒”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努力实现公路超限超载明显下降、冲卡逃避检测明显下降、货车非法改装明显下降、因超限超载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明显下降等“4个下降”工作目标。文山支队针对治超站存在安全隐患问题,积极向驻地治超办协调汇报,将超限检测站双向检测车道改为下行线单向检测,消除检测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针对冲卡逃逸、高速公路跳磅冲磅、“轻车套牌过检测、重卡进站上高速”、部门联合治超执法机制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多方协调探索“治超”新路子;树立“治超一盘棋、执法单位是一家”思想,争取州治超办支持,整合执法力量,强化联勤联动,交通运输局、交警大队、交通执法大队、工信商务局等部门派出执法人员进驻治超站,形成工作合力,治超工作步入常态,网格化日益完善。
坚持科技赋能。云南省交通执法局推动现代科技与交通执法深度融合,加强道路运输企业、从业人员、营运车辆数据库建设,建立健全数据交换机制和案件协查机制,严格执行“一超四罚”制度,着力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交通执法新型监管机制。召开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探索暨治超工作现场会,探索推动以公路不停车超限检测非现场执法为主体、以公路超限检测站路警联合执法为依托的信息化治超,积极推动先进技术与执法业务融合应用,大力推进智慧执法,用科技为超限运输执法赋能,昆明市已建成启用的16个治超非现场检测点,管控路段超限车辆数量下降90%以上。推动定期会商机制、联动协作机制、资源共享机制、信息通报反馈机制等制度规范化,推动治理模式由末端向事前预防转变、由传统向数字化转变、由单干型向合成化转变,实现降成本、提效能、保畅通、优服务、固安全等目标。
超限运输检测一线故事:

“这个事我来”“这个事我顶着”“你们先吃,我忙好再吃,不用等我”……熟悉省交通执法局普洱支队思茅大队郭校宇的人,总会听到这样的话。2023年1月,思茅大队正式接管宁洱同心超限运输检测站。刚接管,超限运输检测站人少事多、经费保障不足,大家都认为这是个“苦差事”,郭校宇却主动要求到超限站开展治超工作。郭校宇作为超限运输检测站临时负责人,在他的带领下,对内抓法律法规学习、业务知识培训,对外积极沟通协调,与其他单位对接,争取支持联勤联动。功夫不负有心人,正是靠着一股子钻劲和拼劲,郭校宇带领队员们克服重重困难,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小食堂办起来了、小菜园绿起来了、超限站高效运转起来了……2023年4月,郭校宇同志被正式任命为省交通执法局普洱支队思茅大队同心超限运输检测站站长。2004年离家工作至今的19年里,郭校宇和家人聚少离多,他一直觉得愧对双亲、妻子和一双儿女。郭校宇听到两个孩子说:“爸爸总在电话里。”他总会对孩子解释道:“等忙过了这一段时间,就带你们出去旅行、接送上下学、全家人吃一顿火锅、看一场电影。”7月30日,在检测站上班期间,郭校宇突发疾病抢救无效不幸离世,生命就永远定格在40岁。一颗丹心,辉耀交通。郭校宇虽已离开了,但他的精神将激励广大交通执法人员履职尽责、担当作为。
“嘎——”8月25日,一辆货车自鸡街往开远方向行驶,途经云南省交通执法局开远超限运输检测站时,因车辆刹车系统故障、驾驶员操作不当,加之暴雨过后道路湿滑,在撞击检测光栅、防撞水马等设施后,停在检测车道上。值班站长高峻听到刺耳的刹车声,立即从办公室跑到检测岗亭处,确认检测人员、驾驶员均无伤亡后,立即指挥现场处置工作,保障公路畅通和过往车辆安全通行,避免二次事故发生。看到驾驶员李师傅惊魂未定,带着一个3岁的男孩和一个4岁的女孩,高峻为他们倒了热开水,以闲聊方式安抚李师傅的紧张情绪。经过闲谈得知,李师傅妻子刚去世不久,生活较为困难,只好带着两个没人照顾的孩子跑运输。超限检测更换损坏设施需要15000元,这对李师傅原本就困难的经济来说就是雪上加霜,他一听就开始诉起苦来。群众利益无小事,交通执法为民不是一句空口号。高峻反复查看设施受损情况,与设施维护人员反复交流协商,本着能修不换原则,最终将维修费压缩为4500元,在保障检测设施恢复正常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最大程度降低李师傅的花费。举手之劳,但暖人心。执法人员的一个小小为民服务之举帮李师傅解决了大难题,让李师傅感激不尽:“同志,你真是好人,帮了我大忙,我要好好感谢你。”高峻急了,摆摆手说:“我帮你不是图你感谢,好好工作挣钱,为你的两个小孩创造幸福生活条件就是对我最好的感谢”。
在昭阳超限运输检测站,笔者看到执法人员依法对货运车辆实施称重检测,联合公安交警认定、卸载、查处和监督消除违法行为。“每次至少需要2名检测员、1名交通引导员、2名监督卸载员,目前由大队领导轮流带领机关人员下沉超限运输检测站开展工作,保证了基本运转。”昭阳大队一名负责人介绍了治超站运行情况。省交通执法局接管超限运输检测站后,按照“四班三运转”工作模式,每个超限运输检测站点需要配备16至24名执法人员,按照目前人员编制,一些大队执法人员不足10人,同时还要负责路政巡查、路政执法、路域环境整治、应急保通保畅、乡村振兴等工作,人员严重不足,制约超限运输检测工作正常开展。“人财物投入保障力度不够,这是面临的最大困难。但我们会加强对治超站运行管理维护,接入治超联网系统平台联网运行,保障治超站点正常运转。”昭阳治超站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道。执法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坏。7月27日凌晨开始,昭通市彝良县洛泽河上游持续强降雨,水位暴涨,洛泽河欧家小河段河水迅速淹没省道S304(镇桧线)K208+700M路段路面,致使地处镇桧线公路临河(欧家小河)路段低洼地势的彝良超限运输检测站被淹,遭受水灾损毁严重。“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这点困难算什么,什么困难都吓不倒我们!”在彝良超限运输检测站,交通执法人员克服困难,夜以继日坚守岗位,在做好防汛保通保畅,确保站点财产安全的同时,提示过往人员注意安全,帮助过往群众通过被淹路段。(供稿:省交通执法局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武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