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运结束,云南的情况是……

文章来源:
云南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
发布时间:
2023-02-16 20:42:28
【字体:

图片


2月15日

云南省近期消费市场回暖情况

新闻发布会召开

FM91.8记者从会上获悉

2023年春运2月15日结束

全省春运客运量累计4642万人

较2022年同比上升32.6%

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62.9%


图片



全省消费市场迎来“开门红”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王建新介绍,今年以来,全省文旅产业全面恢复发展。春节假期全省共接待游客4514.61万人次,同比增长244.7%;实现旅游收入384.35亿元,同比增长249.4%,分别恢复至2019年的130.3%和132.5%,继去年暑期单月历史最高后,再创单日旅游历史新高。


客运物流加速恢复。春节假日期间(1月21日-27日),全省人员流动规模较2022年春节大幅提升,基本恢复至2019年(疫情前)的七成。综合运输客运量达到了839.62万人次,其中:道路客运量达到了532.09万人次,较2022年同期上升53.64%;铁路客运量达到了158.30万人次,较2022年同期上升88.50%;民航客运量达到了112.49万人次,较2022年同期上升118.73%;水路客运量达到了36.74万人次,较2022年同期上升86.80%。


图片

同时,住房消费市场回暖迹象明显。今年1月,全省5个州(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3个州(市)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增长,全省4个州(市)二手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在春节旅游热潮推动下,省内住宿业经营显著回暖、市场主体预期积极向好,线上消费展现“新活力”。


口岸有序高效恢复通关。瑞丽口岸、河口公路口岸和磨憨公路口岸率先恢复客运功能。截至1月31日,全省共有20个口岸和14条通道恢复了货运功能。


王建新表示,今年全省消费市场迎来“开门红”,提振了消费信心,云南省将进一步释放消费潜能,不断增加多样化多元化的服务供给,加快释放服务消费升级孕育的巨大潜能。将研究制定2023年旅游业加快发展政策措施,进一步健全完善“引客入滇”推广体系,提升来滇游客旅游体验感和满意度;充分挖掘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潜力,持续开展“彩云”系列促消费活动;引导各地打造夜间经济地标和夜经济商圈,培育消费新增长点;支持发展直播带货、农村电商等新模式,推动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增长20%以上;大力发展健康医疗、养老托育、体育、家政、信息等服务消费;推进“诚信经营、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加快推进放心消费城市创建活动等。



公众出行数据持续回升

公众出行是消费加快恢复的重要体现。云南省交通运输厅二级巡视员彭智辉介绍,今年春运以来,我省公众出行数据持续回升,人民群众的出行意愿大幅上涨、出行热情加速释放。2023年春运从1月7日开始至2月15日结束,共计40天。至2月13日,全省春运客运量累计为4642万人,较2022年同比上升32.6%,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62.9%。


图片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持续改善,高铁、动车和民航等运力增加,道路客运中短途接驳能力增强,全省运力结构持续优化,综合保障能力明显提高。今年春运以来,全省累计投入道路运力123万辆次、铁路运力1.5万列次、民航运力5.1万架次、水路运力2.6万艘次进行旅客运输,客运量总体恢复至正常年份六成以上。


自驾车出行量进一步增加,春节假日期间,全省高速公路交通量为897.7万辆次,较2022年同比增加39.5%;国省干线普通公路交通量为913.4万辆次,同比增加15.4%。省界高速公路出入口交通量为71万辆次,其中,入省交通量39.1万辆次,出省交通量31.9万辆次,主要为周边四川、贵州两省入滇车辆。

道路运输方面,通过加密城乡公交和农村客运班线服务频次、增加预约响应服务等方式,加大农村交通运输服务保障力度;铁路运输方面,积极推行“铁路畅行”服务,加大务工人员集中的部分线路列车票价优惠幅度,实行儿童优惠、取消补票手续费等便民惠民措施,增加旅客出行满意度;民航运输方面,加密航线航班,芒市机场已恢复至曼德勒国际航线,成为省内第一个疫情后恢复国际航班的口岸支线机场。另外,持续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暖冬行动”,为春运期间人民群众平安、健康、便捷出行,重点物资畅通有序运输提供优质的服务保障。



开发文旅消费新场景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饶祥碧介绍,春节假日期间,全省接待游客人数、旅游收入的增幅均居全国首位,各项主要旅游指标实现“开门红”。今年将立足项目建设,培育文旅消费新产品。加快全省2500多个在库文旅项目建设,力争今年完成旅游业固定资产投资1300亿元以上,推动全省优质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和旅游消费。


着眼业态创新,开发文旅消费新场景。推动文化旅游与医疗、教育、体育、养老、科技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夜游、夜演、夜娱、夜市等“夜经济”,新创建国家级和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10个以上,打造具有“烟火气”和“文化味”的文旅消费新场景。加快长征、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云南段)建设,实施乡村旅游品牌创建工程,创建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金牌旅游村和最美乡愁旅游地。


持续整治旅游市场秩序,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优化“30 天无理由退货”机制,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督导检查和定期调度,确保全省文旅市场安全、平稳、有序。深入开展旅游行业文明建设“彩云行动”,加大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全省文旅管理、运营和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能力和水平,为促进云南文化和旅游消费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打造滇菜美食地标

云南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殷永林介绍,去年11月和今年1月,省商务厅牵头起草并推动印发了《滇菜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云南省加快推动米线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从壮大市场主体、畅通供应链条、完善标准体系、建设产业园区、搭建消费平台、培育知名品牌等多个方面进一步培育滇菜和过桥米线品牌,做大滇菜产业,促进餐饮消费。


今年将举办“中华美食荟·好味云南”系列餐饮促消费活动、云南省首届预制菜产业创新发展大会等。以展示销售、产销对接、峰会论坛、直播带货等方式,错位发展云南预制菜产业,抢占预制菜产业新的赛道。同时,组织滇菜入沪推介活动。在上海举办滇菜美食推介会和餐饮食材产销对接会,加强沪滇预制菜产业交流,推动滇菜品牌、预制菜及云南特色小吃进商超、进商圈、进酒店等。


打造滇菜美食地标,以“一州一席宴”为基础,以民族餐饮文化为核心,结合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建设,以省级特色步行街建设为抓手,打造特色餐饮美食街区,制作“云南美食地图”,开发“滇菜美食文化之旅”,推动滇菜跨界融合发展,进一步推动餐饮消费升级。



住房消费明显回暖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黄媛介绍,今年1月,我省部分重点州(市)住房消费明显回暖,如西双版纳州商品住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41.5%。今年将实施差别化税收、信贷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州(市)对符合条件的购房群众予以住房补贴,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指导各州(市)因地制宜,办好线上线下房交会,为群众选房购房提供便利条件。唱响“旅居云南”品牌,吸引更多的省外旅居群体到云南安居置业。同时,通过合理规划、完善配套、优化设计、规范物业服务,提升居住环境和品质;持续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整治,净化市场环境,切实维护购房群众合法权益。


(来源:918云南交通台)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