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支队积极提升交通执法质量和效能

文章来源:
云南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
发布时间:
2024-03-26 14:44:36
【字体:

微信图片_20240308172747.png

 

 

为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省交通执法局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在发挥交通执法服务保障作用、以高水平交通法治全力护航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上实现突破性进展,取得实质性成效,玉溪支队这样行动:

 

 

微信图片_20240402144712.jpg

 

 

强化思想凝聚力,为落实行动“破冰”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扫除思想上的障碍,才有行动上的“突围”。通海大队党支部紧紧围绕“忠于职守爱岗敬业 ”主题开展今年首次党课教育,就当前新形势、新任务下职工要增强工作主动性、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交通执法改革发展机遇,珍惜现有的岗位做深刻交流。老同志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思想认识,更新观念和思维方式,学习新知识和新方法,在岗位上继续发挥“孺子牛”余热;青年干部敬业要有“拓荒牛”的创新拼搏精神,要勇于担当作为;全体职工要发扬“老黄牛”精神,摒弃干好和不干一个样的错误思想,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交流过程中大家清晰地认识到,工作和“我”的双向奔赴,是以工作为荣,以事业为乐,是展示自身才能和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加强爱岗敬业精神,就是从现在为新起点,以交通执法工作的新要求为标准,完整、准确、全面履职再出发。(通海大队 孔祥鑫)

 

 

微信图片_20240402144715.jpg

 

 

锤炼过硬专业力,为提升素质“蓄电”
多形式加强学习培训,提升依法履职能力。华宁大队针对队员年龄结构和业务能力参差不齐,积极探索“教、学、带”的执法培训学习新模式,努力让每名执法人员成为合格的“全科能手”。“教”:大队业务骨干充当“小教员”,开展“云南省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法律文书制作、日志规范填写等精准业务培训,提升业务能力。“学”:大队围绕《云南省交通运输执法领域推行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清单实施方案》、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当前重点工作和执法办案中的棘手问题,每期制定不同的专题,开展执法规范化学习培训。“带”:充分利用老同志的工作经验,用传帮带方式,指导年轻干部职工快速积累工作经验,培养独当一面的业务素养,助力大队年轻干部职工快速成长。从年初以来,大队扎实组织学习培训6次,不断提升队员学法、用法的理论功底和业务能力,促进工作质量和效率“双提速”。(华宁大队 陈丽梦)

 

 

微信图片_20240402144718.jpg

 

 

常态化抓实案件评查,提升案件办理质效。元江大队紧扣影响案件质量的核心要素和关键环节,加强案件自查自纠,着力规范案件办理程序。大队以近期发生的一起损坏公路附属设施案为例,对立案过程中影响案由确立的争议事项进行讨论。执法人员通过认真查阅《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围绕认定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法规、规章是否准确等进行全面把关、审核,对案件处理过程中文字描述的准确性提出相关要求,咨询、请教上级相关业务部门,组织全员分析交流研讨,最终推进案件处理。大队通过常态化加强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及时解决在行政处罚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从“解决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帮助执法人员拓宽办案思路、补齐短板,提升执法人员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元江大队 张玲)

 

 

微信图片_20240402144722.jpg

 

 

探索创新驱动力,为高效发展“添翼”
高速一大队辖区点多、面广、线长,坡多、弯急,各类桥涵较多,传统巡查排查存在盲区和死角。为切实做好路产信息采集,大队探索创新、积极协调,首次使用无人机进行路产信息采集,开启巡查、信息采集新模式。充分利用无人机可以近距离、大面积覆盖的特点,对重点、危险、不易观测等路段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精准覆盖,极大提高了路产信息采集效率,节约大量时间和人工成本,实现“人查+机查”协作。无人机化身为小天眼,为大队高效巡查插上腾飞的“翅膀”:突破了人工巡查范围有限、巡查地形局限性大的制约;精准度高,对需要记录的桥涵进行全貌采集;极大方便了执法人员更好的描述桥涵所处位置附近的详细情况,使得路产档案信息更加详实;同时有效避免了野外作业的安全问题。
巡查模式的探索创新,是大队围绕聚焦贯彻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开展主题调研,把调研成果转化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实践。大队将在探索创新中保证巡查质量,提高巡查效率,降低执法风险,高质量、高水平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安全出行。(高速一大队  李音)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