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她初识于2023年初夏,她的短发在阳光下既显得俏皮可爱,又透露出一种不容小觑的利落感。她的身影穿梭于村组间,“吃百家饭,解千家愁”,成为村民心中的“贴心人”“办事员”,用行动诠释着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她叫兰娇娇,是省交通综合执法局派驻腊母甲村驻村第一书记。
腊母甲村是福贡县子里甲乡的一个边境少数民族村,要怎么干才能做好驻村工作?怎么干才能真真切切的为群众办些实事?自2023年6月驻村以来,兰娇娇就带着“问题”开展工作,如今,她也在实践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让自己走到群众心里,成为群众的“办事员”。
环境“脏、乱、差”怎么办?窝棚乱搭乱建问题怎么解决?这是驻村面临的第一问题,也是农村环境整治提升的大难题。面对“老大难”问题,不是退缩,而是勇敢攻克,兰娇娇立即召集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商量对策,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于是腊母甲村的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包村工作组、公益岗及部分村民齐上阵,全面拆除环村路两旁老旧的围网、猪圈、砖墙等,集中攻坚了一批农村环境卫生中的“老大难问题”,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支撑产业缺失,产业发展动力不足怎么办?对此,她多次来回奔波昆明和怒江,成功“牵线”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依托省科技厅创新引导与科技型企业培育计划乡村振兴科技项目开展技能培训和项目扶持。举办1期草果、茶叶种植及加工技术培训,激活乡村振兴“智力引擎”。在腊母甲村落地一块科技示范田,将实现草果亩产提高10%,100亩增产20吨增收10万元以上的目标,从而带动整个村草果产业提质增效。免费提供价值4.32万元的王草种茎7.2吨,并组织110余名村民开展种植工作,面积达50亩,进一步促进牧草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一老一小”的幸福如何保障?困难学生的“未来”如何点亮?她深知村民们的难处,积极协调杭州服装爱心企业和昆明蒲公英志愿者服务大队等社会公益组织,争取向腊母甲村家庭困难、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定向长期教育帮扶,截至目前,向13名困难学生共计发放爱心助学金8.45万元,为全村3-12岁的200余名少年儿童发放了835件新衣,总价值18万元。同时,她也是一名“暖心”志愿者,带领驻村工作队员、村干部组建爱心帮扶志愿服务队,常态化走访独居、空巢、失能老人群体,了解他们的生活起居,打扫卫生,送上日常生活物资。她化身“老师”,常跟学生畅谈知识的“神奇”,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走出大山,建设家乡。她的那抹“志愿红”已然深深“扎入”群众的心坎中。
驻村一年的学习和积累,兰娇娇已融入了腊母甲村这个大家庭,适应了农村工作,从一名“城里人”变成了村里的“主心骨”。
“我是一名党员,我还年轻,愿意把青春和热血挥洒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兰娇娇说,我将继续坚守岗位,用自己的知识为腊母甲村谋发展,用真诚的热情为村民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她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打造出更加美好的乡村生活。
(来源:同心圆梦子里甲;供稿:乡宣传委员密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