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交通执法人员的“闯关”初体验——玉溪支队新入职人员执法技能大赛感悟

文章来源:
省交通执法局玉溪支队
发布时间:
2025-07-28 09:08:00
【字体:

7月23日,省交通执法局玉溪支队新入职的4名执法队员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首场“硬仗”——2025年交通执法人员技能大赛。新老队员同台竞技,“菜鸟”们深度参与交通执法各项业务,初尝使命在肩、守护路畅人安的责任与担当。是紧张?是自信?还是在心上划出深深印记的启发?听,他们是这样说......

 

易门大队 于晶晶:初试锋芒——业务差距的觉醒

作为初入职场的“愣头青”,我怀揣忐忑参加了支队2025年交通执法人员技能竞赛。这场包含多项比拼的闯关,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的青涩底色,而案卷评查更是我业务能力的当头棒。

翻开卷宗时,字句简洁但含义幽深。虽和队长一起处理过建筑控制区有关案件,但对执法程序、法律条款运用和文书细节仍显生疏。抓耳挠腮之际,看到身边同事已奋笔疾书,他们气定神闲的模样让我明白:经验是无形的加持。这场评查剖开了我对执法工作的浅薄认识和空白,更让我深知执法办案能力的重要性——它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对每个细节的锱铢必较。笔试中的思考让我拨云见日,明白了执法的核心是服务人民;指挥手势的练习也让我体会到严谨的重要,但唯有案卷评查这面镜子,最清晰地映照出我实战能力的巨大差距。未来,我将深钻法律知识和路产案件处理,提升执法能力和服务水平。

 

高速公路一大队二中队 成翊清:升级打怪——实践钥匙的获取

两个月前,我带着法律职业资格证书踏入玉溪支队的大门,自信地认为能立刻化身“正义使者”。但这场集案卷评查、执法业务知识和交通指挥手势的闯关升级,如红灯骤亮,动摇了我的自信。

案卷丛林里的“侦查”惨败成了我从平面到立体的落差。评查现场的“打脸时刻”尤为深刻。前辈们指尖翻飞,锁定程序瑕疵和证据疏漏,我却手足无措,文书字句熟悉却纠错无门。半小时内,他们圈出二十处问题,我憋了两小时才忐忑标出十来个“疑点”,手心全是汗。我恍然:法律教材的黑体字是平面的,案卷细节才是立体的执法现实。这场丛林“侦查”,暴露了我从理论到实践的鸿沟。尽管我在笔试的知识迷宫中熬夜“开荒”,在指挥手势环节努力将责任“内化于本能”,但案卷评查这堂实践课,才真正让我明白:唯有实践,才是打开法规密码锁、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战武器的唯一钥匙。 我将以这份清醒为起点,用专业和认真守护公路安全。

 

易门大队 谢正彬:铁律铸心——纪律信条的深刻课

从退伍大学生兵到交通执法人员的角色转变,技能大赛成为我执法生涯的首关。捧回三等奖,感悟胜过奖项——它铭刻了执法的铁律,而案卷评查无疑是震撼我灵魂的执法启蒙。

直面不合格案卷,三大硬伤如重锤叩心:程序错位(处罚决定书早于询问笔录)、证据缺失(肇事车型、限高杆尺寸等核心信息空缺)、文书失范(法条引用含糊、姓名错误)。这份“反面教材”用触目惊心告诉我:执法是精密系统,程序是生命线,证据是基石,文书护公信。任何一项疏漏,都让公平蒙尘。笔试中我对“证据三性”的犹豫,暴露了法律武器库的不足;交通指挥时虽有兵役底子,但压力下的微小失误也提醒我“练为战”需千锤百炼。然而,案卷中那些触目惊心的疏漏,才最深刻地在我心中铸下“铁律”二字的分量——它是公正执法不可逾越的生命线。 我将带着这份铭刻于心的纪律信条,扎根一线,守护路畅路安。

 

高速公路一大队二中队 罗祯宁:情感涟漪——责任觉醒的重量

刚接到技能竞赛通知时,我脑中小人蹦迪:“小菜鸟往高手堆扎?”同事笑言“当闯关游戏玩”,忐忑之余决心全力以赴。

案卷评查现场,我是找茬界的“青铜”,这记闷棍敲醒了我的责任意识。自信“有资料手机怕啥”,但翻三页就卡壳。纸张沙沙声如砂纸磨耳,录像镜头对准我时,我手忙脚乱遮答题卡,手心冒汗。强装镇定默念“不紧张”,结果只找出寥寥问题。羞愧感涌上心头——并非怕丢面子,是忧自己本事不足,对不起这身制服。笔试环节的短暂“骄傲”曾如灯塔照亮知识价值;指挥手势时的微微颤抖,也让我明白责任需融入肌肉本能。但正是案卷评查中那份沉重的“青铜”体验,那份面对卷宗时的无力感,才让我最真切地掂量出肩上责任的重量。 荣获二等奖是惊喜,更是警示:穿上这身制服,唯有每一步都走得扎实,才能让脚下的路安全畅通。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