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省交通执法局召开专题会议,指导昆明市出租汽车行业整治及“滴滴出行”合规化推进工作。昆明市交通执法支队、市运输港航中心及“滴滴出行”云南团队(涵盖政府事务、法人主体、专车、滴盟城市网约车、特区城市网约车、安全等7大板块负责人)参会。
“滴滴出行”云南团队汇报了“滴滴出行”当前各州(市)网约车合规进展,并重点围绕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细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订单监控、隐患排查自查自纠、动态监控车辆超速和疲劳驾驶、积极事故预防和应急保障、重点加强不安全驾驶行为监管、强化司机背景审查和分批清退不符合要求人员车辆等,介绍了安全经营和管理成效。同时明确下阶段将遵循“存量优先、车主自营、依法依规、严格准入”原则,加速合规进程。
会议指出,部分平台通过压价、滥价扰乱市场秩序,网约车平台之间、网约车与巡游车之间矛盾激化。平台向不合规车辆、驾驶员派单,部分平台对新接入甚至不合规车辆、驾驶员,设置1 至 2 月“过渡期”变相纵容违法经营。网约车驾驶员超速、违规使用手机、疲劳驾驶等行为仍未根治。
会议要求,一是要压实平台主体责任。网约车平台要清醒认识、深刻警醒,安排订单存在“未取得经营许可或备案从事经营活动、三超一疲劳、线上线下车辆和驾驶员不一致”等情形的,均属重大事故隐患,违法经营责任、安全生产责任等后果严重。要从加强驾驶员安全教育、防范疲劳驾驶、保障车辆技术状况良好、严格运输生产组织、强化车辆动态监控管理等方面,严格落实网约车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要主动对接、全力配合属地管理部门监管工作,向平台总部申请必要的经营管理权限与支持,确保各项监管要求和工作部署得到有效落实,严禁以任何理由推诿、拖延或消极应对。二是落实推进合规化措施。“滴滴出行”要着手“清存量、控增量”,订方案、订措施,力争至年末全省网约车合规率达90%以上。要积极申请经营许可,主动协调各地主管部门为车辆和人员办理证件,对“活跃度”低的兼职不合规用户“应退尽退”。要积极配合监管部门开展调查,认真执行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决定,主动报告违法违规行为处理情况。三是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平台必须切实履行企业主体责任,严禁将经营风险和安全责任转嫁给代理商、加盟商或线下运力服务公司。要围绕“平台、人、车、路、企业、环境”等关键要素,聚焦“人的不安全行为、车的不安全状态、环境影响因素和管理缺陷”四类风险,全面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防范和遏制各类事故发生。要科学设置派单机制,合理设定驾驶员每日上线时长和接单数量上限,避免因过度派单导致驾驶员长时间驾驶或疲劳驾驶,切实保障运营安全。四是要在机场、火车站、客运站等重点交通枢纽,全面推行电子围栏技术,禁止不合规车辆进入区域接单,针对部分车辆以线上约单为名、进入场站后取消订单并从事线下非法揽客的行为,要强化线上订单动态监控与线下执法联动,实施精准识别和有效整治,形成全链条闭环监管。
会议强调,保障安全、促进合规不仅是网约车平台企业必须履行的基本责任,更是其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平台企业应始终坚持依法依规经营,把乘客安全放在首位,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和运营管理水平。通过加强驾驶员管理、强化车辆技术保障、优化派单机制、防范疲劳驾驶等措施,切实防范各类安全风险。同时,网约车平台应主动融入城市交通治理体系,推动行业公平竞争、规范有序发展,助力缓解出行难题,促进绿色低碳出行,为维护行业健康稳定、保障公众出行安全便捷、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提供有力支撑。唯有守法经营、诚信服务、科技向善,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真正成为推动交通运输新业态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