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八上”主汛期,文山州再遭强降雨袭击,国省干道山体滑坡、行道树倒伏等灾害多点并发。面对险情,省交通执法局文山支队迅速启动应急响应,24小时关注雨情、水情、路情,对高边坡、临水临崖、桥隧等重点部位实行逐点布控、逐段盯守,确保预警、处置、保通无缝衔接,用责任和行动筑牢公路防汛安全线。
丘北大队以高频巡查、精准排查、快速处置“组合拳”守护群众出行。大队实行“日常巡查+专项排查”双轨机制,对临水临崖、桥梁涵洞、高危边坡等重点区域加密巡查频次,做到雨前查隐患、雨中查险情、雨后查损毁。同时,依托“一张图、一张表、一清单”,对风险路段开展拉网式排查,建立隐患台账,明确整改时限、责任人,实行销号管理。对巡查发现的树木倒伏、落石等情况,实行先清障后保通;遇路基塌陷、路面损毁,现场布设警示标志,同步通报公路分局联合抢通,确保隐患不过夜。
目前,丘北大队已形成“巡查—排查—处置—复查”闭环,全力护航雨季汛期暑期公路安全畅通。
7月25日22时35分许,G323线归朝至高邦段K1670+800M处山体持续失稳,塌方土石反复滑落,交通多次中断。富宁大队接报后火速响应,冒雨驰援现场。面对持续塌方无法实施完全交通管制的极高风险,大队果断决策,创新采取“清通一段、放行一段”的动态循环保通模式:一组执法人员根据工程抢险设备清理出的单幅临时通道情况,指挥滞留车辆单边交替快速安全通行;另一组人员紧盯边坡动态,一旦落石风险增大立即暂停放行,确保“零伤亡”。
富宁大队联合交管、应急、养护等单位,实时共享路况,先后组织多轮“抢通——放行——再抢通”循环作业,累计放行滞留车辆百余辆,为后续大规模机械清障创造了安全作业空间。经过努力,塌方体全部清除,道路恢复正常通行。
7月26日8时30分,广南大队接到报案,在G246线K1520+910m——K1520+940m发生山体滑坡险情,巨石碎土铺满路面,双向交通阻断。大队立即启动应急响应,联合交管、养护等部门赶赴现场,实施双向交通管制。执法人员在现场设置警示标志,疏导滞留车辆和人员。同时,协助养护部门进行现场清理作业。12时50分,随着最后一车落石清运完毕,双向车道全线贯通,比预计抢通时间提前1小时。随后,大队执法人员配合养护部门对崩塌山体及周边区域进行全面勘查,评估安全隐患,确保长期安全。
暴雨未歇,车轮未停。文山支队将持续绷紧防汛弦,以更高频次巡查、更精准举措排险、更快速度协助抢通,让每一公里公路都成为汛期最可靠的生命线、最温暖的民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