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言“青”语】守护真相者守护历史 守护道路者守护人间——《南京照相馆》观影体会

文章来源:
省交通执法局红河支队
发布时间:
2025-08-18 09:37:00
【字体: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近日,省交通执法局红河支队个旧大队组织干部职工集中观看了电影《南京照相馆》。通过集中观影,树牢干部职工爱国意识,激发干事创业的激情。

观影结束,影院灯光亮起,银幕归于黑暗,观众席却一片寂静——无人起身离场。这一幕随话题“南京照相馆灯亮了没人走”冲上热搜,成为2025年暑期档最震撼的注脚。当片尾最后一个画面消逝,我坐在黑暗里,回忆起那些在暗房中显影出一张张日军暴行的照片——那些被盖上“不许可”印章的真相。我意识到,我们与这些历史中的先辈们,背负着同一使命:守护。

南京在日军铁蹄下沦陷时,年仅15岁的罗瑾在照相馆当学徒,冒死加印日军暴行照片,用泥浆封入毗卢寺墙洞,又由吴旋转移至佛像底座,几经辗转周折,暗藏多年。他们接力守护的日军暴行照片,最终在1946年南京审判日本战犯军事法庭上,成为审判南京大屠杀主犯、原日军第六师团长谷寿夫的“京字第一号证据” ,击碎掉恶魔的谎言。他们的壮举向我们证明:守护历史不需要惊天动地的伟业,而是在至暗时刻保存一粒火种的执着。这粒火种,曾在1938年的暗房点燃,于1946年的法庭燎原,最终成为全世界共同的记忆火炬。

返岗路上,当巡查车驶过凌晨的国道,雨刮器不断刮去玻璃上遮住视线的雨滴,看着川流不息的车辆行驶,影片里“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呐喊仍在耳畔震荡,穿透八十八年时空,将1937年的南京与2025年的我们缝合成记忆共同体。我突然看清了自己与历史对话的方式——守护真相者守护历史、守护道路者守护人间。我们的战场不在硝烟弥漫的旧都,而就在这延伸向远方的公路上。

先辈们呐喊着“大好河山,寸土不让”!而如今的我们将站在先辈打下的大好河山之中,继续守护着每一寸土地。当车灯照亮“执法为民”的标语,我恍然懂得:我们守护的不仅是混凝土路面,更是一条通往历史记忆与民族尊严的永恒之路。正如毗卢寺佛像下幸存的相册终成世界记忆遗产,今日路巡日志里排查的每处坑槽隐患、每次暴雨中放心不下的上路巡查、汛期的每次救援,亦将在时间长河中沉淀为文明的路标。守护的形式在变,但那份“人在路上,路在心上”的赤诚始终如一。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