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云南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昆明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昆明市运输和港航事业发展中心,赴昆明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网约车及新业态专项培训。此次培训以“紧盯守法、安全、规范经营”为主题,面向“滴滴出行”云南公司各区域、板块负责人及经营管理人员,通过法律法规解读、典型案例警示、行业风险剖析等,助力企业提升合规化、安全化、规范化水平。
培训聚焦刑法、安全生产法、电子商务法等法律法规,系统解读网约车平台非法营运、违法经营的法律责任,明确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行刑衔接”)的严肃性及法律后果,压实企业在危险源辨识、风险防控、隐患排查和事故应对中的职责边界,强化“运输安全、资金安全、信息安全”三大核心责任。
在强化法律意识的基础上,培训中通过集中观看网约车及新业态事故警示视频、典型事故案例等,直观呈现驾驶员超速、疲劳驾驶、违规操作等行为的危害性,强调企业需完善从业人员安全教育体系、强化车辆动态监控和应急预案管理,切实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针对当前行业存在的合规化进程缓慢、平台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新老业态冲突、监管手段滞后、非法营运整治难度大等突出问题,培训中全面梳理了网约车行业发展现状及相关法规政策,涵盖网约车平台、聚合平台、顺风车、定制客运、城乡公交、共享单车、小微客车租赁等新业态模式的监管要求,提出加快政策衔接、优化监管机制、强化平台责任的解决路径。
结合行业痛点,培训明确网约车平台公司需围绕“三大安全”核心,切实履行“四大责任”:一是安全运输生产责任(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驾驶员资质合规);二是依法规范经营责任(严格遵守许可备案要求,杜绝非法营运);三是优质服务责任(保障乘客权益和出行体验);四是维护市场稳定责任(主动配合打击违法行为),为企业提供清晰的责任落实方向。
此次培训是云南省交通运输执法部门践行“监管与服务并重”理念、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培训内容系统全面,有力帮助企业厘清主体责任、提升安全管理能力。“滴滴出行”云南公司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优化合规流程,加快构建安全、守法、规范的经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