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0日,普洱市宁洱县磨黑镇、德安乡等地出现突发性强降雨(其中德安乡6小时累积降雨量为全市历史之最)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造成普洱支队辖区途经磨黑镇、把边村的G8511昆磨高速(元磨段)K327—K337段桥涵、路基、边坡等公路施设严重受损,国道G213把边清水河至黄庄路段K3700+700至K3736+710山体滑坡导致多处道路被掩埋,受灾路段双向交通完全中断。灾情就是命令,普洱支队、普洱市公安交管、云南交投普洱管理处、普洱公路局等多家单位,克服了持续性降雨与社会保通需求的双重压力,经过昼夜奋战,8月28日国道G213把边清水河至黄庄路段恢复正常通行,9月5日G8511昆磨高速(元磨段)除K329—K331路段为单幅并道双向通行外,其他路段恢复正常通行,全力保障了受灾路段抢修进度与群众出行安全。
与时间赛跑:打通救援“生命线”。8月20日上午9时,宁洱大队大队长黄湘雄步行进入G213线K3700+700至K3736+710开展灾情勘察过程中,发现一因病需尽快入院就医的老人,经与正在现场抢修的公路养护部门协商在加快施工进度的同时将有就医需求的车辆调度到滞留车流的最前端。近中午14时,道路抢通,保障了老人尽快就医。普洱支队高速一大队三中队也在受灾当日第一时间参与昆磨高速(元磨段)抢通施工现场保通。8月23日深夜11时,中队长白晓波接到紧急指令,即刻调派人员到达指定区域护航临时钢桥架设物资。三中队争分夺秒,与相关单位协调保通事宜,连夜作战,于24日早上6时顺利引导运输车队和技术专家到达指定地点,圆满完成保通任务。
精准决策:科学调度谋全局。因多点受灾、抢险难度大,墨江、宁洱一线保通压力持续加大。支队应急指挥靠前,迅速研判、果断决策,及时增调应急队伍支援。各单位紧密配合,协同作战,高速一大队一中队立即派员到普洱、香河服务区维持停车秩序,提供便民服务,其他力量投入施工现场保通。墨江大队驰援宁洱大队在把边分流点轮班疏导车辆。24小时值班值守到位,确保了信息报送畅通,支队微信工作群动态发布气象预警及受灾点路况,应急处置高效有序。
攻坚克难:暴雨中的坚守。因持续性强降雨、复杂地形、大面积的泥沙山石清理等导致抢通工作推进缓慢,普洱支队保通和分流疏导工作压力增大,普洱支队高速一大队二、三中队、宁洱大队、墨江大队全员上岗,高强度连续作业。参与应急处置的一线执法人员始终坚守岗位,暴雨中作业成为常态,特殊时段,一个馒头,一瓶水就是长时间作业的口粮。宁洱大队薛欣滢、李渝堃两名青年团员,生病期间坚持上岗。十几天来无一人脱岗,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普洱支队一线执法人员迎难而上,敢打硬战的钢铁意志。
刚柔并济:化解政策执行差异。因高速公路交通双向阻断,大量货车分流至国省干线公路,面对车流激增带来的超限检测压力与司机滞留问题,为避免货车司机对国省干线与高速公路检测标准差异产生质疑,支队法制科提前部署,要求宁洱老王寨超限检测站做好政策解答工作。执法监督科协同,指导宁洱老王寨检测站灵活处置对超重幅度5%以内,且未对道路造成明显威胁的超限超载车辆,教育为主、引导其主动卸载,无法卸载的,做好称重异常车辆登记。同时,调整引导车道,提高道路通行能力。8月21日—9月5日,老王寨超限运输车辆检测站日检查车辆数从日均850辆提升至2229辆。
温情服务:缓解群众滞留焦虑。8月23日,G8511昆磨高速受灾路段小型客车恢复应急单向交替通行。因暴雨持续、路况信息不明、工程推进缓慢,导致一些受阻在路上、滞留服务区的群众出现情绪问题。普洱支队联合其他部门对外发布交通管制通告2条,利用微信、接受电话咨询等方式,及时提供出行指导,做好舆情疏导,一线工作人员在恶劣环境下昼夜作战,帮助熄火车辆推车、为滞留群众送水送食..... 点滴细节,获得广泛认可。随着降雨减弱,各受灾路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逐步分时段放行,支队也通过联合巡查等方式做好重点路段隐患排查处置工作。
截止9月4日,普洱支队在受灾路段应急保通工作中累计投入执法人员279人次,126车次,接听咨询电话125次,分流车辆39548辆次。此次应急保通,普洱支队一线执法人员展现出的担当和团结,正是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延续,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的初心使命。当前仍处于防汛关键期,普洱支队将持续做好应“汛”工作,全力守护公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