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至18日,盐津县G247线遭遇持续强降雨天气,18小时内连续发生3处塌方险情。省交通执法局昭通支队盐津大队立即启动应急响应,联合“一路三方”力量,连续奋战18小时,成功处置险情,实现“人员零伤亡、险情零扩大、道路快畅通”的目标,展现出新时代交通执法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应急能力。
雨夜疾驰,快速响应保畅通
9月17日22时,暴雨如注,G247线K1749+400处发生塌方,土石混杂雨水阻断交通。盐津大队接报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集结,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雨夜里,执法人员身着荧光绿反光服,迅速划定作业区域,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根据现场情况,制定“先通后畅”的处置方案,统筹调度机械设备开展抢险作业。在执法人员现场协调下,抢险人员操作装载机清理塌方土石,于当日23时10分成功打通临时通道,滞留车辆有序通行,首场抢险工作圆满完成。
持续攻坚,多方协同破难题
9月18日7时40分,G247线盐津段K1751+000与K1757+050两处同时发生塌方,塌方总量约达1800立方米,40余辆车辆滞留。盐津大队立即牵头成立“联合抢险工作小组”,与盐津公路分局明确分工、高效协同。执法人员兵分两路:一组负责现场秩序维护,在塌方路段两端实施交通管制,防止二次事故;另一组深入滞留车辆中,为司乘人员提供饮水和食物,并依据车辆类型科学规划3条绕行路线,引导15余辆符合条件的车辆安全驶离。
同时加强统筹调度,协助盐津公路分局投入3台装载机、2台挖掘机和20余名人员,采用“机械为主、人工为辅”的作业模式展开抢险。针对山体不稳定情况,设置3处监测点,实时监控边坡情况,确保作业安全。经过7小时连续作业,于当日15时40分将两处塌方全部清理完毕,道路恢复正常通行。
总结经验,持续完善应急机制
此次18小时的连续抢险,盐津大队出动执法人员及执法辅助人员20人次,疏导车辆50余辆,帮助滞留司机乘客80余人。18日下午,仍在现场值守排查隐患的执法人员罗成,在接受盐津县融媒体中心采访时表示:“作为交通执法的‘先锋队’,牵头联动、快速处置险情是我们的职责。此次通过‘一盘棋’调度,与公路分局无缝配合,才高效化解了危机。”
下一步,盐津大队将持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完善联动机制,用更扎实的行动守护群众出行安全、践行执法为民的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