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为民践初心 暖心服务显温情——交通执法部门帮扶救助群众事迹5例

文章来源:
普洱市交通执法支队宁洱大队,曲靖支队高速公路一大队,丽江支队高速公路一大队,文山支队高速公路一大队,保山支队隆阳大队
发布时间:
2025-10-15 17:36:00
【字体:

近期,全省各级交通执法人员在依法履职、严格执法的同时,自觉将执法为民的初心浸润在日常工作的点滴瞬间,用一次次的暖心救助和真情帮扶,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让交通执法有力度,更有温度。

 

普洱市交通执法支队宁洱大队:执法显刚性,帮扶见真情

近日,普洱市交通执法支队宁洱大队在办理一起非法营运案件过程中,坚持“刚性执法”与“柔性帮扶”相结合的工作理念,展现了新时代交通执法的人文关怀与社会担当。

2025年2月5日,当事人胡某某因涉嫌从事非法营运被宁洱大队依法查获。经深入调查,大队依法对其作出罚款1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然而,在执行环节,胡某某陈述其家庭突遭变故,丈夫近期离世,本人无稳定经济来源,确无能力一次性缴纳罚款,直至9月底仍未履行缴款义务。

面对这一情况,宁洱大队并未简单采取强制措施。执法人员经核实,确认胡某某所述困难属实。本着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保障当事人基本生活的原则,大队主动作为,一方面依据相关规定,引导并协助胡某某申请了分期缴纳罚款,有效缓解了其短期经济压力;另一方面,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积极协调,成功帮助胡某某联系并争取到一份新的工作机会,使其获得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从根本上助其走出困境,重拾生活信心。

法律威严不容挑战,但公正执法亦饱含温情。在日常执法工作中,宁洱大队始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确保执法行为的规范性与权威性;同时,注重洞察案件背后的深层原因与社会效果,积极探索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行政指导、帮扶救助等非强制性手段,将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一线。

此案并非孤例,无论是协助追讨被拖欠的运费解决当事人实际困难,还是引导符合条件的从业人员转向合法合规经营,宁洱大队的实践充分证明,严格执法与人性化关怀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在维护交通运输市场秩序、捍卫法律尊严的同时,关注民生疾苦,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不仅提升了执法公信力,更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未来,宁洱大队将继续深化这一理念,让执法既有雷霆之力,亦有春风之暖。

 

曲靖支队高速公路一大队:紧急救援突发疾病司机

10月3日下午,沪昆高速G60曲靖至胜境关方向曲靖东服务区内人流车流络绎不绝,在此值守的省交通执法局曲靖支队高速公路一大队执法人员发现一辆小型轿车异常停靠在服务区入口。上前查看后,发现女性驾驶员脸色苍白、满头大汗,双手紧捂腹部,已处于半昏迷状态。执法人员立即打开车门通风,并不断与她交流以保持其意识清醒,同时将现场情况上报大队。

女子恢复意识后自述,其独自驾车从昆明返回宣威,途中突发剧烈腹痛,勉强将车驶入服务区,请求执法人员协助联系救护车及家人。执法人员迅速拨打120,清晰说明现场情况及病人症状,并在出口引导救护车快速进入。救护车抵达后,执法人员协助医护人员将女子搀扶上车,立即送医救治。

随后,执法人员联系上女子家属,告知具体情况及就医地点,并将她的车辆、钥匙及随行小狗暂托曲靖东服务区工作人员照料,等待家属前来处理。

 

丽江支队高速公路一大队:及时处置隧道险情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省交通执法局丽江支队高速公路一大队执法人员路巡至蓉丽高速G4216营盘山隧道内发现紧急情况:一辆白色轿车违规停靠应急车道,车身伴有浓烟冒出,短时间内隧道内50米范围能见度急剧下降,过往车辆通行受阻,重大交通事故风险陡增。

执法人员第一时间拉响警报,迅速在故障车辆来车方向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同时手持指挥棒与哨子,冒着浓烟在隧道内穿梭引导,提醒过往车辆减速慢行、有序避让。经快速排查浓烟来源,确认车辆无明火后,立即将现场情况上报,并同步联系救援拖车。

在执法人员的高效指挥下,隧道内交通秩序很快恢复,未造成车辆拥堵与人员伤亡。待救援拖车抵达现场,执法人员协助将故障车辆安全拖离隧道,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后,才重新踏上路巡征程。

 

文山支队高速公路一大队:暖心救助爆胎车辆

10月11日16时许,省交通执法局文山支队高速公路一大队四中队执法人员路巡至G80广昆高速K1037+300M处时,发现一辆小型客车停靠在应急车道,驾驶员手足无措地站在车旁,车后未设置任何警示标志。执法人员迅速停车,在故障车后方规范设置警示区域、开启警灯警报,提醒后方车辆减速避让。

经了解,该车在行驶中突发爆胎,驾驶员不熟悉换胎流程,几番尝试无果,正焦急万分。“别着急,我们来帮您!”执法人员一边安抚驾驶员情绪,引导其退至护栏外侧安全区域,一边从巡逻车中取出维修工具帮助更换备胎。执法人员从容专业、动作娴熟,不到二十分钟,备胎顺利装好。

“备胎不能长时间高速行驶,请您尽快驶出高速,找专业店铺更换标准轮胎。”执法人员并未匆匆离去,而是耐心叮嘱驾驶员注意后续事项,并对其未设置警示标志的行为进行了温和而严肃的提醒,细致讲解“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的安全守则。驾驶员紧紧握住执法人员的手,连声道谢:“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及时出现,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保山支队隆阳大队:及时救助身体不适驾驶员

10月11日上午,省交通执法局保山支队隆阳大队三名执法人员路巡至G5615天猴高速K58+800米处(保山至昌宁方向)时,发现一辆银色小型汽车违规停靠在应急车道,且未设置警示标识。执法人员在做好安全防护后快步上前查看,发现驾驶员面色苍白、额头渗汗,神情十分痛苦。

经询问得知,该驾驶员驾车途中突然出现头晕心慌、全身无力、双臂僵硬症状,已无法握稳方向盘,只能临时停靠应急车道。执法人员第一时间启动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一名执法人员在现场维护交通秩序,提醒过往车辆减速避让;一名执法人员在征得驾驶员同意后,接过车辆钥匙承担“临时代驾”,平稳驾驶车辆从就近的柯街收费站驶离高速公路;另一名执法人员全程陪同照看驾驶员状况,安抚其情绪,并主动提出联系120急救。驾驶员表示已自行服用常备药物,希望先到安全区域休息观察药效。

车辆安全抵达柯街收费站外广场后,执法人员将驾驶员扶至阴凉处休息,直至驾驶员面色逐渐红润,头晕、僵硬症状明显缓解,精神状态恢复良好。临行前,驾驶员反复道谢:“刚才头晕得连眼睛都快睁不开了,多亏你们及时帮忙,不然真不敢想后果!”

这样看似平凡的一个个帮扶救援场景,是全省各级交通执法人员自觉践行执法为民宗旨的生动缩影,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在群众需要救助时主动援手,在执法一线传递着温情与关怀,用“严格执法与温情服务并重”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云南交通执法队伍担当作为的良好形象。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