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夜间起,玉溪市新平县遭遇持续强降雨,G323线新平段、镇沅段相继发生多处山体滑坡、泥石流和塌方灾害,道路通行严重受阻。险情发生后,省交通执法局玉溪支队坚决贯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迅速启动应急响应,立即调度新平大队投入抢险一线。新平大队严格执行“1262”精细化预报与应急响应机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置的同时,规范做好阻断信息上报工作,为上级指挥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撑。

快速响应,协同攻坚保半幅通行
11月3日09:38,新平大队接报G323线耀南平田岔路口至茶马古道路段发生塌方后,立即启动“一路三方”联勤联动机制,派出执法人员携应急物资赶赴现场。经勘查,K2368+700至K2391+400约23公里范围内共出现19处半幅或全幅阻断点。大队在开展抢险作业的同时,向上级动态报送灾情规模、处置进展等信息,确保指挥调度高效顺畅。交通执法人员与公路分局养护队伍在现场紧密配合,一方面设置安全警示区、疏导车辆、安抚滞留司乘,另一方面投入装载机等设备清理塌方土石。经过8小时连续奋战,该路段19处塌方点的土石全部清理完毕,当日实现路段半幅通行。为防范次生风险,经多部门会商并报新平县人民政府同意,当晚对G323线K2356+220至K2395+831路段实施全封闭交通管制。

迎难而上,二次抢险恢复畅通
11月4日清晨,受夜间强降雨影响,G323线耀南路段再次发生塌方,交通二次中断。新平大队迅速集结力量重返现场,动态上报道路二次阻断信息及抢通进展。同时扩大管控范围,设置临时交通管制点,引导车辆绕行县乡道路或高速公路。抢险过程中,交通执法部门与养护部门协同作战,采取“机械为主、人工为辅”方式分层清理土石,并对边坡进行简易加固。截至当日17:00,全线实现半幅抢通,全封闭管制措施解除。

科学防控,持续坚守筑牢防线
11月5日8:10,玉溪市气象局发布地质灾害II级预警,支队及时部署防范工作,新平大队再次加密巡查频次,并于08:50再次赶赴G323线恩水岔路口开展抢险。现场通过划分作业区与通行区,采取“单向放行、交替通行”措施,有效保障抢险效率与通行秩序。此次应对充分体现“1262”机制在预警响应、部门协同中的关键作用,实现了险情早发现、早处置。
总结提升,夯实应急保障基础
本阶段抢险工作顺利结束后,新平大队及时进行复盘分析和总结,在灾害预判、装备配置和分流引导等方面研究改进提升措施,重点从四方面加强工作:一是推进重点路段靶向排查,强化隐患源头治理;二是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加强队伍实战演练;三是深化跨部门联防联控,提升协同处置效能;四是多渠道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增强群众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