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一线治超执法人员的“心声”——七位执法人员眼中的责任、温度与坚守

文章来源:
省交通执法局临沧支队
发布时间:
2025-11-21 14:24:00
【字体:

在公路的“安全关卡”前,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昼夜里轮班,在误解中坚守,以责任为笔,在平凡岗位上写下“平安”二字。这是七位治超执法人员的心声,也是无数一线守护者的日常。

余鹏飞:我们是道路安全的“守护者”,但常被误解为“拦路虎”。我们守护的不仅是道路和桥梁,更是每一个无辜司乘和道路使用者的生命安全。看到因超限超载引发的惨烈事故,那种揪心是我们坚守底线的最强动力。我们手里举的是停车牌,心里扛的是生命秤。

卢德文:守护归途,而非拦路。治超工作,远非“查车处罚”四字可概括。“白加黑”“五加二”是工作常态,无论严寒酷暑、暴雨狂风,都要坚守在站台。深夜的困倦、冬日的刺骨、夏日的暴晒,是我们工作的背景,是责任、风险与坚守的交织。每一辆超限超载的货车,都像是一颗“移动的定时炸弹”。风里雨里,我们站在这个小小的站台。这里没有硝烟,却同样是战场。我们挥手拦下的,是隐患;抬手放行的,是平安。

李柯:我们不求鲜花和掌声,只求一份将心比心的理解。一句“你们也不容易”,一个配合的眼神,就足以洗去一天的疲惫。我们守护的,是包括您和家人在内的每一个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我们更希望超限超载问题能在货物源头、在装载环节就得到治理,而不是等车辆满载风险上了路,再由我们在末端“亡羊补牢”。

祝建强:屏幕前紧盯数据,每张检测单都是安全考卷;治理中严格执法,每次超限排除都是隐患清零。“一次执法,亦是一次普法”。递上宣传手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天南地北的司机交流,开展超限运输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既守法规底线,也送执法温暖,让“不敢超”“不想超”成为共识,以责任守护每一段归途。

沈玮:日均六七百辆重卡需精准过磅,每一辆大件运输车辆都需要细致核查,容不得半点疏忽。比任务更考验人的是廉洁的底线,面对个别驾驶员的“小动作”,每一次拒绝不仅是对个人底线的坚守,更是对执法公正的捍卫。守护一方通行安全,这份使命让我自豪,也时刻提醒我责任在肩,不容有失。

杨晁一:当接过老司机递来的证件时,看到那双布满老茧和油污的手,也听过他们带着哭腔说:“这一罚,我这趟就白跑了,孩子的学费还没着落。”那一刻,心里真的会揪一下,我们比谁都理解生活的艰辛,但我们也见过因为超限超载车刹车失灵而遭遇车祸的无辜家庭。同情,不能凌驾于安全之上。放行一辆超限超载车,可能就是为下一次交通事故的悲剧埋下了伏笔。这种情与法的撕扯,是一份内心的煎熬。

赵海莲:从懵懂到担当,读懂“执法蓝”。轮岗一个多月的时间,从最初的紧张忐忑到如今的流程熟悉,我终于体会到“24小时坚守”重量。深夜抗住疲惫,面对误解耐住性子,铁面无私执法的背后亦是温柔的坚守,我们既是交通法规的守护者,也是司乘人员的贴心人,一句叮嘱、一杯热水、一次帮扶,让冰冷的法规有了温度,让奔波的旅途多了安心。前辈们“治超就是守安全”的教诲犹在耳畔,如今我已深刻懂得了这身“执法蓝”扛起的是沉甸甸的责任。

从昼与夜的轮班到法与情的融合,从底线的坚守到温度的传递,我们一线执法者,以平凡的身影织就公路安全的防线。

刘伟在云南调研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