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交通运输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水平,营造“学信用、懂信用、用信用、守信用”的良好氛围,省交通执法局德宏支队紧紧围绕“诚实守信,一路畅行”主题,精心组织内容丰富的“信用交通”主题宣传活动,深入推进“信用交通”建设取得实效。

强化组织部署,夯实宣传基础
德宏支队高度重视“信用交通”宣传工作,组织召开专题视频会议,系统学习《云南省社会信用条例》及信用修复制度等政策法规,引导全体干部职工坚持依法行政、守信践诺,以政务诚信引领行业诚信。结合辖区实际,支队制定了详实的宣传方案,聚焦高速公路、国省干线、超限运输检测站等重点区域,明确了“进企业、进社区、进路段”三大宣传路径,并提前印制宣传手册、海报、横幅等资料,为活动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夯实数据根基,提升信用监管效能
信用数据是实施精准监管的基础。德宏支队积极配合省局做好“云南省交通运输综合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与维护,持续做好信息公示、异议处理和信用修复工作。聚焦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双公示”信息,确保在行政决定作出后7个工作日内完整、准确、及时报送。通过将处罚案件信息及时录入执法系统并自动推送,有效保障了“双公示”信息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支队依法依规开展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配合省局推动将行政处罚、安全生产事故等信息纳入信用信息归集范围,健全交通运输信用联合奖惩机制,并定期向省局报送信用体系建设典型案例。

深化“双随机、一公开”,规范服务区监管
为进一步规范高速公路服务区运营秩序,支队高速公路一大队于10月下旬严格依照《云南省公路路政条例》及省厅抽查事项清单,制定了“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方案。通过“云南省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信息管理系统”随机抽取执法人员和检查对象,对辖区内抽中的3个服务区开展了专项及日常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依法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对符合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情形的,及时录入相关信息。检查结果均在规定时限内录入系统并向社会公示,切实提升了监管的公平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强化联合惩戒,严查超限违法失信行为
支队持续加强与地方公安交管、交通综合执法等部门的协作,联合开展治理超限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拒检、冲卡等失信行为。针对多次劝导仍拒绝配合的外地驾驶员,支队及时启动跨区域协作机制,通报相关支队协查车辆所属企业。在多方督促下,涉事驾驶员及企业负责人均主动配合调查并接受处理。专项行动小组依法对当事人进行约谈警示教育,责令其签署规范运输承诺书,并推动落实“一超四罚”跨区域信用联合惩戒。10月份,共计检测车辆34877辆,监督卸载违法超限车辆41辆,卸载货物90.85吨,有力震慑了超限运输违法失信行为。

创新宣传模式,营造诚信氛围
德宏支队积极构建“集中宣传+常态化宣讲”相结合的立体化宣传网络,推动信用交通理念深入人心。
阵地宣传固基础。在办公区、社区、乡镇集市、超限运输检测站、高速公路服务区等重点场所,广泛悬挂横幅、张贴海报、发放资料,并利用电子情报板滚动播放宣传标语。政务服务窗口将信用宣传融入业务办理,服务区实现“停车即见宣传、休息即学信用”,芒市、梁河大队在超限治理中面对面讲解信用政策与修复路径,提升宣传实效。
流动宣传扩影响。将信用宣传融入日常路政巡查,深入公路沿线、集市、料场等地,向从业者及群众发放资料,讲解文明驾驶、爱路护路、诚信缴费等知识,结合典型案例宣讲“守信受益、失信受限”的信用机制,使诚信理念随执法车辆延伸覆盖。

入企宣讲促实效。深入运输企业、施工单位开展“政策解读+案例警示”专题宣讲,详细讲解损坏公路、侵占公路、超限超载等违法行为和失信行为的法律后果与信用影响,现场演示信用修复流程。活动累计走访企业12家,覆盖从业人员200余人次,有效引导企业筑牢诚信从业底线。
执法融合强引导。在执法过程中积极推行“两书同达”机制,即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时,同步送达信用修复告知书,明确告知信用后果与修复途径,引导企业主动修复信用、重塑形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活动成效显著,诚信理念深入人心
本次主题宣传活动形式多样、覆盖广泛、反响热烈。累计发放宣传资料400余份,张贴海报30余张,悬挂横幅6幅,直接影响群众400余人次。德宏支队持续把信用宣传融入日常执法、管理和服务全过程,显著提升了运输企业、驾驶员及社会公众对信用交通的知晓度和认同感,“学信用、懂信用、用信用、守信用”的氛围日益浓厚,辖区运输企业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和超限超载率进一步下降,行业诚信根基持续巩固,为打造“信用交通·畅行云南”品牌贡献了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