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室外,骄阳似火,蝉鸣聒噪;屋内,凉风送爽,静谧恬静。“啪嗒”一声,手起、刷落、尘净……老吴像往常一样挥舞着手中的车刷,细致地为陪伴自己工作多年的“老伙计”清洗着“身上”的尘土。很快,豆大的汗珠从他斑白的两鬓滚落下来,汗水浸透了他整洁的制服,他一言不发,一双眸子干净至极,分明写满了热爱和不舍。看着执行巡逻任务的老吴驾车渐行渐远,大队长王庆云感慨地对身边的同事说:“老吴大爹干工作的这个劲头啊,哪像这个月就要退休的人,洗车的刷子用得好,干工作更是有几把‘刷子’的。”

1981年12月,年轻的小吴带着懵懂和憧憬,来到了景谷公路养护管理段参加工作,成为了一名“交通人”。工作后,他刻苦学习业务知识,一步一个脚印,孜孜以求,以“专心”成就行家里手,伴随着公路事业发展的步伐,成长为财务工作的佼佼者,成为领导和同事信任的“小吴出纳”。面对责任大、工作多、风险大的公路建设工作,小吴主动站了出来,先后承担了思茅过境公路指挥部、磨思公路指挥部、景普公路指挥部出纳和会计工作,“海量”的资金从他手上过,却没有出过“一分”的差错,他用青春和热血为公路事业高质量发展绽放着耀眼的光芒。2007年8月,他被任命为景谷公路管理段路政大队大队长。

2009年7月,随着机构改革,他调动到原普洱公路路政管理支队思茅大队工作。这时的“小吴”也已褪去青涩,成为了成熟稳重的“老吴”。面对改革后的新岗位、新情况、新事物,身边的同事都有些“心虚”,这个时候老吴站了出来,带领大家一边向书本学,钻研法律法规和执法业务技能知识;一边向身边的同事学、向实践学,并毫无保留的给大家讲自己在景谷公路管理段担任大队长时工作的一些方法和经验。在短短的时间里,凭着这股爱“钻研”的劲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大队的工作逐渐变得有条不紊,每个环节都运转得井然有序。2022年8月,云南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普洱支队正式挂牌。2023年1月,普洱支队完成了普洱市境内4个超限站的接管工作,老吴所在的大队顿时“繁忙”了起来,大队执法人员开启了“治超”和“路巡路查”无缝衔接的忙碌模式,面对“上通宵”“连轴转”的高强度工作和少数职工的“畏难情绪”,大队年龄最大的老吴又一次站了出来,主动“担当”,担起了超限站的第一班岗、第一趟上路巡查……他在临退之际,拒绝“躺平”,用依然满怀的热情感染着身边的同事,换来了大队领导和职工口中那一声声敬仰的“老吴大爹”。

迎着夕阳的余辉,我等来了巡逻归队的老吴大爹,迫不及待地对他进行了“灵魂拷问”:“老吴大爹,你还有十几天就要退休了,还这么拼啊?”老吴大爹腼腆地笑着说:“我是农村出来的,能有个这么好的工作非常的不容易,如果我的工作没有做好,我会感觉到对不起自己工资、对不起单位领导的信任、对不起单位给我的这个工作。”质朴纯真的话语带给了我深深的感动,兢兢业业、恪尽职守、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交通执法干部形象在这一刻有了“具象化”的鲜活模样。老吴大爹,本名吴应明,是省交通执法局普洱支队思茅大队交通行政执法员。四十三载栉风沐雨、四十三载一线为民,一路走来,像大多数交通执法队员一样,他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只有一年又一年的平凡坚守,只有一次又一次的“站了出来”;一路走来,他凭着“专心”“钻研”“担当”的三把“刷子”,奋楫笃行、臻于至善,绘就了自己作为一名“交通人”,为交通事业发展勇往直前、不懈奋斗的厚重人生底色。
供稿:省交通执法局普洱支队 汪俊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