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交投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李晶哲
稳中求进 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系统谋划部署了2024年全省综合交通运输工作,云南交投集团将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助力交通强省建设,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聚焦“优质工程”,筑牢综合交通高质量发展基础。稳步推进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澜沧江244界碑至临沧港航道整治等水运项目建设,全面完成省交通运输厅下达的年度投资建设任务。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和平安百年品质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健全工程质量责任体系,强化考核和责任追究。着力提高设计质量,推行标准化建设,推广“四新”技术应用,保障工程建设优质高效。
二是聚焦“优质服务”,全面提升公众出行服务品质。围绕“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美好愿景,努力建设人民满意交通。加强道路养护,推动收费站智慧化、标准化建设。按照品牌化、特色化理念提升服务区经营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事故应急能力建设,确保道路安全畅通。强化优质文明服务,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情满旅途”等活动。
三是聚焦“绿色人文”,推进综合交通可持续发展。深入推进科技、数字“双赋能”三年行动,积极开展科技攻关,推动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深化与华为公司的合作,推进交通鸿蒙产业化运用、交通大模型研发。发挥云南绿美通道经济研究院智库作用。坚持绿色发展,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持续加强绿美公路、绿美服务区、绿美港口码头建设。深入推进交旅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绿美通道经济。
四是聚焦安全发展,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认真抓好意识形态安全、财务安全、生产安全、质量安全、投资安全和廉洁安全等“六个安全”,加快构建“大安全”工作格局。层层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整治,保障集团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五是聚焦党的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持续落实集团“11222”工作体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深化落实集团党建工作“1+11”体系和党风廉政建设“33446699”体系,全力打造“云路先锋”党建品牌和“清廉交投”党风廉政建设品牌。
省公路局局长 吴咏星
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
推动公路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2024年是云南公路高质量发展的“提质增效年”,也是开创云南公路事业发展新格局的“攻坚突破年”。今年的公路工作,将在厅党组领导下,坚定不移落实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提出的目标任务,聚焦服务“三大经济”高质量发展,按照“优质工程、优质服务、绿色人文”的工作要求,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推动公路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再有新跨越。
一是全力抓好会议精神的学宣贯用。会议实事求是总结了去年交通运输行业各方面发展取得的成就,以战略眼光观大势,立足更高站位科学谋划部署7个方面任务,对于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操作性。省公路局将结合实际,主动作为,把贯彻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与公路工作紧密结合,自觉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谋划、在大局下行动,全力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
二是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主动担当作为。夯实“稳”的基础,不断增强日常养护质量和效益,确保局管普通国省道综合优良路率达77.7%以上。拓展“进”的态势,实施各类路面养护547公里,修复养护桥梁54座,确保重点热点难点路段路况明显改善。提升“绿”的品质,深化“行业+属地”共建共护共享机制,高标准新建绿美普通国省道2032公里,因地制宜做好普通国省道沿线156个服务区、停车区服务设施运维。
三是认真履行行业监管职责。持续助力高速公路和普通国省道建设。推进“新三通”项目建设,新增3000个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30个以上乡镇通三级路,实施绿美农村公路1万公里。加强国边防公路建设监管,实时跟进建设进度。
四是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改造普通国省道危桥危隧37座、农村公路危桥217座,实施公路安全精细化提升工程2000公里、安全生命防护工程7000公里。规范应急物资储备、调度管理,推进国家区域性公路交通应急装备物资储备中心建设,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五是以严实要求塑造行业良好形象。加大对高风险领域的监管,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接续实施干部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着力培养一支堪当推动云南公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深入推进“两场革命”,努力在服务保障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上作出更大贡献。
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党委书记、局长 李明康
着力推动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高质量发展
2024年,省交通执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运输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健全优化完善执法工作机制,不断提升执法监管服务水平,为交通强省建设提供有力执法保障。
一是继续深化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强政治建设,选优配强各级交通执法机构领导班子,围绕内部管理、行政执法、责任追究、行业治理要求,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加强执法经费保障,重点向基层一线倾斜。对涉及部门多、管理难度大、风险隐患突出的执法监管事项,积极推动建立跨部门综合监管制度。
二是全面提升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质量。按照《云南省交通运输厅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要求,全面提升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能力素质,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长效机制建设,推动执法理念由单一执法向综合执法、传统执法向科技执法、独立执法向联合执法转变,形成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监管有力、服务优质的交通执法体系。
三是大力推动信息化超限运输治理监管执法。进一步推动现代科技与交通执法深度融合,推进建立“一体化+智慧执法+信用监管”执法新模式,推动信息化技术与执法业务融合应用,积极推动在昆明、昭通、曲靖、玉溪、楚雄、文山、红河等7个州(市)设置20套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对货运车辆实施24小时不停车检测,努力实现“4个下降”工作目标。
四是持续开展道路运输打非治违。从强化安全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持续加强执法管控,紧盯关键环节,抓住要害部位,加强舆论引导,在已取得道路客运打非治违成效的基础上,对重要场所、重点区域打非治违形成精准高效、靶向治理的非法运营治理格局,巩固拓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成果。
五是强化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领域安全监管。全力化解行业安全风险,优化公路路政执法、道路运输执法、公路水运工程质量监督执法及行业安全生产监管,营造交通运输建设市场、道路运输市场的良好秩序。压牢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力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确保交通执法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抓实抓细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和风险防范化解,组织开展应急演练,不断提升全省交通执法领域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工作能力。
省航务管理局局长 徐绍能
构筑云南水路交通基础网络
推动水运高质量发展
2024年,省航务局将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省交通运输厅党组决策部署,细化责任、强化担当、履行好主责主业、抓好督促落实,严守安全底线等各项工作。
一、持续推动“提级延伸”,着力构筑水路交通网络基础
以全面加快交通强国强省建设为引领,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持续加快实施水运“提级延伸”,构筑水路交通基础网络。一是加快通道建设。金沙江—长江通道,完善水富至宜宾航道,加快水富、东川等港口建设,推动长江航道上延攀枝花;与三峡集团签订出资协议,做实翻坝转运系统,开展直航研究,推动金沙江—长江一体化建设,打造金沙江—长江全流域黄金水道。右江—珠江通道,加快右江百色库区(云南段)高等级航道前期,持续推进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富宁港建设;开展百色通航设施运营方案研究,畅通右江—珠江全流域黄金水道。澜沧江—湄公河通道,加快澜沧江四级航道建设,推动景洪电站增加下泄流量,挖掘现有水资源综合利用潜能,提高上湄公河航道通过能力;敦促景洪电站升船机常态化运行,保障国际航道畅通,推动关累港、景洪港建设。国际通道,依托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建设,开展中缅瑞丽江航道、中缅伊洛瓦底江陆水联运通道研究,适时推进中越红河界河航运研究,构建水路交通联结三亚、沟通两洋通道。二是织密湖库区水运网络。加快推进便民码头、金沙江石鼓至虎跳峡旅游文化航道、怒江中下游生态旅游航道等建设,推进沿江沿河文化带、景观廊道建设,深化“航运+”融合发展。
二、持续推进运输结构调整,着力提升水运占比
一是构建多式联运新格局。以水富港为依托,推进省内港口与长江、珠江沿线港口协同联动,畅通出省出境物流通道。二是搭建物流信息平台,挖掘货源、丰富渠道,推动水富金沙江下游航运中心建设。三是推动航运市场高质量发展。培育水运龙头企业,用好用足扶持政策,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四是深化航旅融合。总结推广昆明、迪庆、文山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试点成功经验,壮大航旅文产融合。
三、统筹推进水运安全与发展,着力抓牢安全底线
统筹安全与发展,以问题为导向,压实海事、属地、企业“三级责任”,守牢安全底线。一是深化巩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成果,实施水上交通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系统治理渡运船舶、“三无”船舶和砂石船舶。二是强化日常监管。健全完善州市共管水域安全管理机制,开展州市轮巡,加大“四重”监督检查力度,筑牢安全基础。三是推动安全监管转型升级。强化水上交通风险辨识管控,构建重大风险评估、巨灾情景,完善恶劣天气预警和应对机制,着力提升水上交通应急处置能力,推动水上交通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升级。
省综合交通发展中心党委书记 、主任 张捷
实施“一提升一融合五行动计划”
不断增强服务、研究、创新能力
2024年,省综合交通发展中心将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紧盯国家政策导向,聚焦服务全省经济发展大局,紧紧围绕筑牢云南交通“优质工程”基础、培育综合运输“优质服务”体系、努力打造“绿色人文”品牌、不断巩固行业安全稳定局面、切实提升行业治理能力水平、全面提速国际大通道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七个方面重点工作,实施“一提升一融合五行动计划”,推动实现改革发展迈上新台阶,为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的一年,我们将聚力“一提升一融合五行动计划”,着力在“优服务、强研究、重创新”上取得新进展。
一是抓实信息化整合提升。按照《云南省交通运输厅信息化整合提升实施方案》重点任务,以构建云南省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1157”为总体架构,大力推进通信网与行业专网融合,扩展行业云机房机柜资源,对31个系统进行关停。全面开展“5领域”“7系统”整合升级和深化应用。
二是抓实数据融合发展。按照《省综合交通发展中心综合交通运输数据融合发展实施方案》目标任务,加强行业发展特点与趋势研究,持续提升数据分析质量和场景应用,推动实现“1+7”数据按专业归集和管理。
三是抓实五个行动计划。按照《省综合交通发展中心行业标准定额研究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全省综合交通运输标准定额研究,做好权限范围内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水运工程建设项目估算概算预算,以及投标控制价审查;按照《省综合交通发展中心路网监测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做强路网运行监测业务,推动实现公路网运行监测“一张图”;按照《省综合交通发展中心综合运输服务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培育运行监测核心业务,做好客运领域综合服务、货运市场技术服务,促进新业态健康发展;围绕《省综合交通发展中心铁路、民航、港航工作三年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安排,以打基础、增动力、上台阶为目标,不断提升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按照《推动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党建责任全面落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组织功能和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作用。
云南交通运输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范永春
朝着创建交通职业大学战略目标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这一重要论述为学校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战略方向,明确了发展路径。
坚持党建引领,把高质量党建转化为学校立德树人的实际成效。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学校师生思想政治工作,依托开展“一流党建”示范创建,开足上好思政“第一金课”,构建“六个一工程”特色育人模式,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深耕产教融合,持续发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教办学优势。学校不断强化校企深度合作,吸引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探索共建产业学院,鼓励行业企业全面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让学生既能够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学习,又能够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问题。
推进数字转型,不断推动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学校以“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建设为依托,建设校本数据中心、融媒体中心等,加强师生数字素养的培育,全面推动学校管理流程优化和重组,加快推进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打造校园智慧新生态,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深化内涵建设,加强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学校聚焦“双高计划”、职业院校达标工程等重点工作和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等中心工作,不断强化教师队伍、人才培养、就业创业、日常管理等方面的质量和实效,切实在推动业务工作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助推学校“双高”建设和创建云南交通职业大学。
学校立足交通运输行业,倡导“进校就是进厂,实训就是上班,培养职业素养,打造工匠精神”的办学理念,坚持走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发展,着力提高学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提升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和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坚定不移办好人民满意的交通职业教育,朝着创建云南交通职业大学战略目标奋勇前进。
省交发公司党委书记 沈冰
深入贯彻2024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
推动省交发公司改革发展取得新成效
2024年,省交发公司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有关要求,抓紧抓实主责主业,大力拓宽发展路径,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为交通强省贡献力量。
一是牢记使命职能,扎实抓好主责主业。认真履行政府出资人代表和项目业主职责,坚决完成厅下达的2024年度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协调推进弥玉、瑞孟、勐绿3个项目建成通车,确保南云、功小、勐打、宁香4个项目全线开工建设。切实履行昆玉项目业主职责,加快项目前期各项工作,力争2024年内开工建设。压实国道G219项目用地征转报批规税费缴纳和土地占补平衡指标落实责任,实现13个国道G219项目全线开工建设。全力推进7个瓶颈断头国道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实现年内全线开工建设。强化干部职工学政策、懂政策、用政策的能力,加强与省级有关部门沟通汇报,用好用足相关政策法规,助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二是积极主动作为,提升投资融资能力。大力拓展基金、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市场业务,努力提升公司市场化投融资能力。争取参与优质高速公路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培育具有优良资产和稳定现金流的业务,争取实现AAA信用评级,努力打造一个新的综合交通投融资主体。
三是开拓市场业务,增强公司发展后劲。树牢市场化发展意识,积极拓展工程施工、固废利用、新材料研发等市场化业务。加强协调争取,力争获得检测资质,布局检测市场业务。引进高端金融人才,做好经营风险隔离防控。优化市场化业务结构,认真做好存量业务,全力拓展市场化增量业务。围绕“三大经济”部署,大力开拓数据中心、绿色低碳、智慧交通等业务,全力将省交发公司打造成为“专精特新”市场主体,增强可持续发展动能。
四是抢抓发展机遇,培育核心竞争能力。顺应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形势,抢抓省厅推行“国省干线公路长周期、全链条养护模式”机遇,提升养护资质,充实养护人才队伍,打造一个市场化、专业化、区域化的高水平养护施工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广应用“大比例旧沥青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钢渣全量化耐久性沥青混合料”等技术,加快成果转化和市场推广,提升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立足国道G219建设和经营性资源综合开发,按照“交通+综合开发”的思路,推进交旅融合、交乡融合、交能融合、交农融合,丰富公司经营业态。